放射电照相术

放射电照相术 (ER) 是一种使用电子光转换器记录物体图像的放射线照相方法。 ER图像记录在感光材料或数字存储介质上。

该方法基于使用电子束装置将 X 射线转换为可见光。该方法于 1933 年提出,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半导体转换器发明后才投入实际应用。

无需使用感光材料和化学试剂即可获得 ER 图像,这显着减少了图像采集时间并简化了其处理。此外,ER 图像比传统 X 射线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好的细节。

ER方法在医学上广泛用于诊断牙齿、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疾病。 ER 还用于工业中的产品质量控制、考古学中的古代文物研究以及其他需要快速、准确的图像采集的领域。



放射电照相术或电描记术是一种基于 X 射线束穿过组织结构照射身体的医学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检查患者和病理肿瘤。 X射线电描记术与传统电描记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增强了X射线辐射的效果。

由于对图像的独特解释可以最准确地再现器官图像的强度,电 X 射线有助于提高所得图像的质量。该方法用于肺部疾病、心脏缺陷、各类肿瘤、血管的诊断和治疗。

辐射技术的获得得益于俄罗斯物理学家 I.K.基里洛夫和国外 J.-R. 的研究成果。艾丽莎。几年后,该方法在法国举行的一次世界会议上提出。但这种诊断技术在战后几年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到 1956 年,电描记术在结核病检测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已达到 90%。该方法积极促进了人类癌症的早期诊断,并致力于改进放射医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