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肉芽肿

布鲁氏菌肉芽肿(g. Brucella;同义词:Banga Granuloma)是一种由流产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在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形成肉芽肿。

该疾病的病原体流产布鲁氏菌是杆状、不形成孢子、不活动、革兰氏阴性的细菌。细菌对环境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尤其是低温。

感染源是动物,最常见的是牛,较少见的是猪、绵羊、山羊。患病动物通过尿液、粪便、乳汁和其他分泌物排出病原体。人类感染是通过动物产品、受感染的手、家居用品等发生的。

该病的潜伏期为2周至数月。

该病的临床特点是病程长、症状多样。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虚弱、头痛、食欲不振、肌肉和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皮肤和粘膜皮疹、关节炎、肝脾损伤、神经紊乱等症状。

主要诊断方法是血液和其他生物体液的细菌学分析以及血清学检测。



肉芽肿是动物和人类表皮层角质和毛状部分的结节性溃疡性病变之一。根据病变的位置,可区分先天性和后天性肉芽肿;因此,根据病变的位置,肉芽肿可以是浅表的,也可以是深层的,位于距病变的不同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