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切除术、前额叶白质切除术

脑白质切除术(额叶白质切除术)是 20 世纪 30 年代至 50 年代进行的一种脑部手术,用于治疗精神障碍。

手术的实质是切断连接大脑额叶与其他部位的神经纤维。这导致患者的性格和行为发生变化。人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关闭”病理性情绪反应和精神疾病症状。

脑叶白质切除术已被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和其他精神疾病。它在 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在美国最为普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脑白质切除术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冷漠、丧失主动性和情绪反应。很多患者术后变得“冷漠”,失去了个人品质。

由于这一点以及精神药物的出现,脑白质切除术作为一种不人道且无效的治疗方法在 20 世纪 50 年代停止使用。如今,这种手术被认为是野蛮的,并没有在医疗实践中使用。



好的,我可以写一篇关于脑白质切除术和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术的文章。

脑白质切除术和前额叶白质切除术是 20 世纪中叶广泛流行的脑外科技术。它们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

脑白质切除术是由美国神经学家沃尔特·弗里曼(Walter Freeman)和他的同事詹姆斯·瓦茨(James Watts)于 1935 年发明的。他们提出将这种手术作为治疗当时难以通过其他方法治疗的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在脑叶白质切除术中,负责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大脑部分被手术切除。这是通过将仪器插入患者的眼窝并断开前额叶皮层与大脑其他部分的连接来完成的。

然而,脑白质切除术极其危险,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记忆丧失以及人格、智力和运动功能损伤。

后来,开发了一种更改进的手术,即前额白质切除术。这是一种更精确、危险性更小的外科手术,是在X射线的控制下进行的。在手术过程中,一个小仪器被插入患者的头部,用于破坏前额叶皮层和大脑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

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术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然而,与脑白质切除术一样,前额叶白质切除术也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记忆丧失、思维和智力问题。

如今,脑白质切除术和前额叶白质切除术不再被用作治疗精神障碍的有效方法。相反,使用更现代、更安全的方法,例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然而,脑白质切除术和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术的历史提醒我们,在将新疗法付诸实践之前仔细研究它们的重要性。



额叶是人类大脑中最大、最发达的脑叶。他们的职能之一是规划和协调复杂的行为。通过手术切除额叶,您可能会剥夺一个人的计划和协调能力。简而言之,这就是脑叶白质切除术的理论,正是为了该理论而进行了此类手术。

脑叶白质切除手术主要在 20 世纪中后期在美国进行,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人们相信,通过从大脑中去除“额外”的额叶,只会增加这种疾病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可以被治愈。 1955 年,卡尔·萨甘斯基 (Carl Sagansky) 领导的精神病学家召开了一次全国会议,呼吁放弃这种不人道且极其无效的技术,此后,脑叶白质切除术的实践被停止。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决定,官方活动框架内的脑白质切除术被认为是有害且不必要的,治疗方法本身完全不可信且过时。脑部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平均存活率为30-40%,需要在医院进一步治疗。副作用也很普遍,包括性欲增加和自杀意念。 20 世纪 60 年代末生产了 79,000 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