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纵隔炎

纵隔炎是软组织感染或伤口周围感染。外伤患者是有开放性伤口的人,可能会导致纵隔炎的发展。让我们仔细看看什么是纵隔炎以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其发展。

纵隔炎是肌肉、皮肤和皮下脂肪的细菌感染。由于受伤或手术,感染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纵隔炎的主要原因是开放性伤口、呼吸系统、牙齿和骨骼感染。感染的病原体是化脓性微生物: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其他类型的细菌。纵隔炎的存在伴随着组织炎症过程的发展,出现肿胀和疼痛。

在大多数情况下,纵隔炎是开放性损伤或皮肤感染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扁桃体炎、肺炎、龋齿等严重感染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受损或免疫力下降所致。

如何识别纵隔炎 受到造成伤口的伤害后,出现某些症状表明可能存在感染:

剧烈疼痛并伴有高达 39°C 的发烧;感染过程发展部位发红;软组织水肿和肿胀;触诊炎症区域时疼痛;脓液形成;胸部、胃部和背部疼痛;排尿障碍;疲劳和头痛加剧。纵隔炎的最初症状出现在感染后 1 至 4 天。为了获得成功的治疗,重要的是在受伤后 72 小时内去看医生。治疗越早开始,效果就越好。

间膜炎有两种类型:干性和湿性。当表面微生物渗透组织并引起炎症和肿胀时,就会出现干燥形式。潮湿是由于细菌深入软组织,导致溃疡、瘘管和疖子的形成。对于湿性感染,由于组织死亡,感染进入肺腔的风险很高。这种类型的间质炎可能是致命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和正在接受化疗的人应特别小心。纵隔炎的治疗首先,医生开出抗生素治疗,旨在抑制活动并消灭病原微生物。然而,抗生素对厌氧菌却无能为力。这就是大多数情况下采用手术的原因。手术中,切开患处组织,进行引流,保证脓肿的流出。此外,医生还必须清除化脓灶、清除受感染的组织区域、清洁伤口并引流脓肿。此类手术后,患者将接受康复治疗,主要目的是消除水肿和停止炎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