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卫生训练

在军事行动区、部队驻扎和部署在前线和临时营区期间以及敌对行动结束后,对人员进行卫生培训并实施医疗和卫生措施。它由卫生部门的力量和手段进行,包括使用医疗用品、预防传染病、组织食物和水供应、医疗后送、隔离传染病患者、脑挫伤、冻伤患者、伤员救治、战场后送、医院、医疗机构救治等。平时,还对部队进行卫生训练,为部队特殊条件下的行动做好准备。通常在军事单位附属的训练中心进行。当开始准备这份材料时,我想起文献中提到对喀山附近许多公里的道路进行消毒,以免敌军士兵踩到残缺不全、腐烂的同胞。那么,我们就这样写吧?

卫生训练是根据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1940年9月12日第306号命令引入的[7]。其主要目标是让各类军事人员做好无痛参加战斗的准备,并提高他们的体能耐力。

根据命令,N.F.瓦吐京命令红军卫生局:1939年9月至10月期间,在全国各地举办41次群众训练活动(训练营),持续三天到几周不等。此类训练是在战斗前举行的;在后方,远离作战阵地,不扰乱武装部队的正常生活秩序。由于卫国战争的爆发,这一命令仍未完全实现。

建立了一些封闭的卫生和度假机构:一个设有试飞员课程的疗养院、巴尔维哈的一个特殊用途疗养院、索契的一个特殊医疗单位。在此期间,他们第一次开始在阿尔泰克进行娱乐活动,并在图阿普谢、切尔诺莫尔斯科耶、克里米亚、纳尔奇克、茨卡尔图博、库巴和堪察加半岛(疗养胜地)、红帕赫拉和亚采沃的疗养院进行各种医疗程序。维亚济马地区的敌对行动结束后,开设了疗养院康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