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斯特勒胃切除术

芬斯特雷胃切除术是20世纪初由奥地利外科医生恩斯特·芬斯特雷发明的外科手术。它涉及切除胃的一部分和十二指肠的邻近部分,以及结扎为这些器官提供血液的血管。

手术的目的是治疗胃溃疡以及其他一些胃部疾病,例如息肉或肿瘤。芬斯特雷切除术可以通过腹腔镜或通过腹部切口进行。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和呕吐,但这通常会在几天内消失。该手术的结果是,消化得到改善,患胃癌的风险降低。



芬斯特勒切除术是一种切除部分胃和部分十二指肠的外科手术,旨在对抗胃食管反流、溃疡、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波将金-塔尔马斯综合征)和肿瘤。该手术以其创始人、德国外科医生约瑟夫·芬斯特勒(J. Finsterer,1815-1882)的名字命名,他于 1853 年进行了第一例胃切除术。

如果需要切除超过2厘米的胃或其他方法无法治疗溃疡,则Finsterer-Volkovich手术既可用于胃溃疡,也可用于恶性肿瘤。在后一种情况下,胃切除术可能足以缓解溃疡症状,或者可能需要广泛切除受影响的十二指肠或小肠。当诊断出胃癌时,最好进行远端次全切除或胃切除术。在胃切除术期间,可以去除伴随的溃疡。与所有胃切除术一样,芬斯特勒切除术也有其自身的副作用和风险。 1904年,芬斯特勒在进行手术时,在胃大弯处切除了十二指肠。但此后,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患者失去了蛋白质维生素饮料、体内盐碱平衡。这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