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膜脑炎

出血性脑膜脑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脑膜和脑实质受到主要损害,并伴有出血性炎症。

该疾病是由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病毒引起的。潜伏期为7-14天。该病起病急,体温升高至38-39°C,伴有头痛、呕吐和意识丧失。

脑膜症状具有特征性——颈部僵硬、克尼希氏征和布鲁津斯基氏征。可能出现惊厥性癫痫发作、四肢轻瘫和麻痹、言语和吞咽障碍。

诊断基于临床表现、脑脊液分析和血清学检测。

治疗包括住院、输液治疗以及使用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药物。由于死亡或持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预后可能较差。

预防包括防止蜱虫叮咬以及接种疫苗。



脑膜脑炎是儿童中最复杂和最严重的病症之一。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瘫痪、记忆障碍、昏迷、意识障碍、排尿、呼吸道肌肉麻痹。)与成年期相比,死亡率更高。如果没有医疗护理和不及时开始治疗,72 小时后可能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