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孢子虫病

**小孢子虫病**是由小孢子菌属真菌引起的疾病,属于皮肤癣菌类。其特点是光滑皮肤上出现圆形粉红色斑点,中央部分剥落,周围覆盖有糠秕鳞屑,斑点直径从数毫米至厘米不等。这些是皮肤真菌病最常见的病原体 - 毛发结痂、指甲结痂、玫瑰糠疹。小孢子病多发于15-25岁的年轻人,男性多于女性(比例8:1)。

发痒、鳞状皮疹持续 2-3 周至 5-6 周,随后数周至数月愈合。元素分解后,粉红色色素沉着仍然存在。这些情节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循环。可能有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也可能有几乎连续的一系列发作



小孢子是影响人类和动物皮肤和粘膜的微小微生物。小孢子通过革兰氏染色涂片中直径为 2-3 微米的圆形体的存在来识别。典型的尺寸为 2-5 微米的单链或链状小孢子。小孢子有亲表皮性和寄生性两种。前者生活在人和动物的皮肤、粘膜上,可引起皮炎和毛癣菌病。第二种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寄生虫: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蠕虫。

小孢子皮肤病是由小孢子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小孢子菌是由不同类型的真菌(例如小孢子)引起的。犬小孢子菌或奥杜氏小孢子菌的孢子在细胞内排列成链,称为冰玫瑰链。小孢子虫的诊断通常仅基于使用特殊革兰氏染料和显微镜进行特殊染色来检测受影响皮肤细胞中病原体的特征元素。始终有必要将该疾病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尤其是由孢子丝菌素或假寄生性皮肤病引起的假寄生性皮肤病。只能通过特定接触传播,因此仔细调查与患者接触过的所有个人或仅与一名患者接触过的人非常重要。 2 个月内即可恢复。治疗的目的是杀死孢子,几天内可能会立即开始恢复,但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小孢子菌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影响皮肤、头皮、腹股沟和腋窝皱襞、脚和手的指间间隙、生长区域的胡须和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