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员

神经递质:神经冲动传递的关键角色

介体是在神经末梢中形成的物质,在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细胞到另一个神经细胞以及从神经末梢到工作器官(例如肌纤维或腺细胞)的传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始于神经末梢任何器​​官或组织受到刺激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感觉纤维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然后通过运动神经直接传送到肌肉,引起它们的反应。

为了让神经冲动兴奋大脑的神经细胞,然后从运动神经末梢切换到肌肉,需要一种化学中介——介体。介质的实验研究始于奥地利生理学家和药剂师奥托·路易 (Otto Lewy) 于 1921 年发现的事实,即浸泡离体青蛙心脏的活性制剂的溶液可以以类似于直接刺激心脏的方式影响另一个类似的制剂。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在神经末梢和神经细胞体之间的接触部位(即所谓的突触)形成的许多囊泡中含有介质。在神经兴奋的过程中,一些突触小泡破裂,其内容物与神经或肌肉细胞的膜相互作用,引起该细胞的兴奋。已经确定介质的释放不仅发生在兴奋期间,而且发生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所有部分的抑制期间。

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它们在神经冲动的传递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迷走神经末梢含有乙酰胆碱,它在向肌肉传递冲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交感神经系统末梢含有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心脏活动和血管张力的调节。此外,还发现了其他介质,例如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的组胺和缓激肽、收缩血管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清素等。

对介质的研究为临床取得了重要成果。事实证明,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和某些中毒中,介质的形成、作用或分解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严重紊乱。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治疗此类疾病的新方法并付诸实践。

还发现了许多干扰介质传递神经冲动的物质的影响。以前已知的此类物质的例子是箭毒和阿托品,它们在外科手术期间用于麻醉和固定。现在,基于箭毒类药物的这种作用机制,已经研制出新药,广泛应用于外科、麻醉学等医学领域。

然而,尽管中介研究取得了所有进展,但仍有许多未知之处。例如,目前尚不清楚神经递质如何与神经或肌肉细胞膜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分解是如何发生的。目前还不清楚中介如何参与学习和记忆等更复杂的过程。

一般来说,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传递的关键参与者,在身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神经递质及其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带来新的治疗方法并提高我们对身体功能的整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