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疫苗:历史、作用原理和现代使用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们是由杀死或削弱的病原体及其中和的毒素制成的制剂。当疫苗被引入体内(疫苗接种)时,就会产生对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人工获得的主动免疫力。

疫苗接种的发展历史始于两百多年前。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提出了第一种天花疫苗,他指出,患有牛痘这种非常轻微的疾病的挤奶女工并没有患上天花这种危险而严重的疾病。第一种疫苗是从牛痘中获得的材料。 19世纪末,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为疫苗的制备奠定了科学基础,并用于预防炭疽病和狂犬病的保护性疫苗接种。

目前,现代医学的武器库包括针对许多危险的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疫苗,例如鼠疫、霍乱、结核病、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脑炎等。有灭活疫苗、活疫苗、化学疫苗和类毒素。

灭活疫苗是通过加热、甲醛、酒精或其他方法处理细菌或病毒而获得的。活疫苗是由特别弱化(减毒)的微生物制备而成,这些微生物已失去引起疾病的能力,但保留了免疫原性特性,即引起针对病原体的保护性抗体形成的能力。削弱微生物致病性的最常见方法是在人工营养培养基(细菌)或动物体内(病毒)长期培养。

化学疫苗是专门分离的微生物或其产品的活性成分(抗原)。类毒素是通过用甲醛中和细菌外毒素的毒性而获得的。

疫苗必须有效且安全。以及由一种微生物成分组成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