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皮层

嗅觉皮层是脑干系统发育古老结构的延续。嗅觉冲动从初级嗅觉中枢通过嗅束和颅外颅神经传递到大脑,其中一些作为颈内动脉索的一部分进入胼胝体,形成临时嗅皮层。

嗅觉分析仪的发展较晚。周围区域嗅觉区域的敏感细胞已经存在于新生儿中,但在出生后继续发育。第一个月,它们的数量增加了 5 倍,第二个月增加了 7-8 倍,到第三个月月底,数量达到了最大值。然而,它们的位置不均匀,并且在细胞簇之间形成很大的间隙。一个特殊的特征是存在没有嗅觉神经元的细胞群。实际上没有皮质嗅觉部分。新生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味觉逐渐形成,但长期持续存在“嗅觉失明”,表现为对有气味物质的反应较弱。在这个年龄,嗅觉神经每秒接收 420 至 680 个脉冲,并形成嗅觉受体的假定神经元与嗅觉复合体的神经元的传入连接。到生命第一年末,当骨骼和面部颅骨尚未足够牢固地将大脑结构彼此固定时,儿童的鼻皮质发育不良,其厚度平均为 0.5 - 1 毫米。它的尖端和侧面尤其发育不良。此时的热量曲线在吸气时两侧有2个小的明显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