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截肢

晚期截肢的策略是在坏疽期急性组织坏死甚至坏疽后免除强制截肢的紧迫性,但晚于其发生之日起3天。选择治疗策略时要考虑大量因素(严重程度分类、患者年龄、以前是否存在器官和系统疾病等)。

截肢是通过手术切除可能成为感染源或坏疽复发的肢体的一种选择。手术由专业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

晚期截肢的主要指征如下: - 急性坏疽(肿胀部位出血) - 如果数天内未能通过保守方法消除病理过程,并且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则决定切除坏死组织的问题。双下肢坏疽反复发作史; - 肢体深层的创伤性损伤 - 通过手术干预,可以避免因创伤综合征而进行截肢手术。例如,股骨或胫骨骨折或挤压(所谓的“浸入式骨折”)需要立即截肢; - 潜在的循环衰竭并随后发生急性血管坏死;

晚期截肢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化脓坏死灶并尽量减少肢体组织的损失。手术干预是根据现有的诊断数据进行的,并由医生根据坏疽的患病率和进展程度(受影响区域的皮肤肿胀、肿胀、严重发红、运动障碍等)的评估来决定.)。根据当前的临床情况,可以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使用内窥镜进行手术。此外,为了消除软组织可能的感染性病变,使用特殊的消毒液、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和蛋白水解酶。在消除坏疽后果的所有阶段之后,外科医生进行接骨术(连接骨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