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球菌感染

脑膜炎球菌感染: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和治疗

脑膜炎球菌感染是一组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可表现为急性鼻咽炎、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膜炎球菌血症。这些疾病被归类为空气传播的人源病,脑膜炎球菌的携带很普遍。

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脑膜炎球菌是革兰氏阴性球形,成对排列,形状像咖啡豆。它们位于脑脊液的细胞内,并在外部环境中迅速死亡。脑膜炎球菌有几种不同的血清型,如A、B、C等。感染的入口是上呼吸道粘膜。

脑膜炎球菌感染可以多种形式发生——急性鼻咽炎、脑膜炎球菌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在大多数情况下,粘膜上存在脑膜炎球菌不会导致疾病的发展,但在某些感染者中,会出现急性鼻咽炎的症状。在某些人中,脑膜炎球菌可以进入血液,影响各种器官和系统(脑膜炎球菌血症)。有时,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脑膜(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症状

脑膜炎球菌感染的潜伏期为1至10天(通常为2至6天)。急性鼻咽炎可能是化脓性脑膜炎的前驱阶段或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独立形式。其特点是体温低、中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晕、无力)和鼻咽炎(鼻塞、充血、干燥、咽壁肿胀、淋巴滤泡增生)。

脑膜炎球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血症)突然开始并剧烈进展。出现寒战和剧烈头痛,体温迅速升至40°C以上。发病5-15小时后,出现出血性皮疹。皮疹的组成部分可能呈不规则形状的星状外观,同时可能还存在小瘀点和大的血紫色斑点。皮疹通常在四肢、面部、颈部和躯干上最明显。这些区域的皮肤可能会感到热和出汗。脑膜炎球菌血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肌肉和关节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心动过速和呼吸急促。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表现为急性头痛、恶心、呕吐和颈部僵硬。患者经常抱怨畏光和声音敏感。意识可能下降并发展为昏迷。检查发现角弓反张,皮肤苍白或充血,脉搏数,血压降低。

脑膜炎球菌感染的治疗

脑膜炎球菌感染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和专门治疗。脑膜炎球菌感染的治疗采用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等。抗生素的使用应立即开始,无需等待细菌学检查结果。患者可能还需要支持治疗,例如输液、纠正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和对症治疗。

预防脑膜炎球菌感染包括接种疫苗,建议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在高感染风险条件下生活或工作的人(例如前往流行病高发地区的军事人员)接种疫苗。您还应该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并保持良好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