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样综合征

中风样综合征(syndromum apoplectiforme;源自希腊语“apoplektikos”——受到打击,拉丁语“-formis”——类似)是一种急性局灶性脑损伤综合征,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运动和敏感性障碍。

临床上,该综合征类似于中风,但与中风不同的是,中风样综合征的病因可能是昏厥、癫痫发作、脑肿瘤、脑脓肿、脑炎等病理过程。

中风样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

  1. 突然失去知觉

  2. 偏瘫或偏瘫(单侧肢体麻痹/瘫痪)

  3. 言语障碍(失语症)

  4. 视力障碍

  5. 头痛

  6. 恶心和呕吐

中风样综合征的诊断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大脑 CT 或 MRI、脑脊液分析和其他研究以明确病因。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大脑中潜在的病理过程。预后取决于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的及时性。



中风样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并导致各种形式的异常。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仔细研究中风样综合征的历史和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2004年,瑞士遗传学家在研究GAPDH基因突变时发现了中风综合症的发生。该基因编码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该酶参与细胞的能量产生。 GAPDH 突变综合征患者表现出神经组织功能受损,从而损害了神经组织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