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

黄热病:症状、治疗和预防

黄热病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特点是发烧、严重中毒、血栓出血综合征、肝肾损害。这是一种检疫性疾病,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黄热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治疗和预防。

病因和发病机制

黄热病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该病毒在高温和消毒剂的影响下很快就会失活,但在冷冻状态和干燥状态下仍能长期存在。当被感染的蚊子叮咬时,病毒进入人体,从引入部位沿着淋巴管传播并到达区域淋巴结,并在那里繁殖和积累。几天后,病毒进入血液,血源性进入各种器官(肝、脾、肾、骨髓、淋巴结),造成损害。感染后,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力并持续 6-8 年。

症状和病程

该病发病突然,表现为剧烈头痛、下背部、背部和四肢剧烈疼痛。第一天结束时,体温达到 39-40 °C 或更高。出现面部充血和浮肿、眼睑肿胀、巩膜和结膜血管充血。脉搏加快至每分钟 100-130 次。发病第二天,出现口渴、恶心和反复呕吐,首先是粘液,然后是胆汁。口腔粘膜充血,舌头干燥,舌边发红。在发热初期(充血阶段)快结束时,发病第3-4天,可能会出现发绀、黄疸,呕吐物中可能会出现轻微混血。

发病第4-5天,患者的健康状况恶化,体温降至低度(缓解期)。但数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病情逐渐恶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头晕、抽搐、谵妄、意识下降),以及肝肾受损的症状(黄疸)。 ,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肾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血栓出血综合征,伴有出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凝血时间延长。

治疗和预防

黄热病的治疗基于对症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失血必须通过血液替代品和抗凝血酶药物来补偿。为了使肝肾功能正常化,使用保肝剂和利尿剂。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

黄热病的预防基于消灭携带病毒的蚊子的措施和疫苗接种。建议所有计划前往黄热病流行地区的人都接种黄热病疫苗。出发前 10 天进行疫苗接种,可提供 10 年的持久免疫力。此外,预防黄热病还需采取防蚊虫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剂、穿防护服、使用蚊帐等)。